"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全诗赏析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鉴赏
统观欧阳词,如一人而有二面。其艳情词艳得近于淫靡,轻佻俳狎,几乎难以卒读。然如《南乡子》八首,却换了一副笔墨,一洗绮罗香泽,转为写景纪俗之词,全写广南百越少数民族地区风物。读其词,如夏日清风、久雨新晴,心神为之一爽。
这是八首之二,写景如画,写情传神,将广南少女的真率、羞涩,质朴的情状活脱脱显于纸上。词的开头两句,宛如一幅南国水乡图,而且是静物素描,不加渲染,不事润色。炎炎长夏,船儿不动,桨儿不摇,近处是以木槿花为篱(木槿为广南常见之物,夏秋间开花,红白相间,当地人常以为篱)的茅舍,远处是依稀可见的横江竹桥,静极了,也天然极了。而“画舸”与“槿花”两相辉映,又使恬静素淡之中平添了几分艳雅,也为痴男情女的出场作了引信。
下片写男女初聚之情。“水上游人”指远方来客,即“画舸”中的男子;“沙上女”与“水上游人”相对为文,即以槿花为篱的茅舍的主人,立于沙头的一位少女。至此,词人又为读者在南国水乡图上叠印了一幅仕女图,尽管这幅仕女图似乎也是静的,不过已经呼之欲出,跃跃欲动了。男子,总是主动的,勇敢的,他伫立良久,便上前问话了,问女子姓甚名谁,年庚几许,家在何处。不过,这些作者都没有写,是画外之音,是省文,但却不是凭空结想。且看,这位情窦初开的少女,欲答,又羞于答,她转身走了。走了,又不甘心,却又回头顾盼,“笑指芭蕉林里住”。这“芭蕉林”,或者就是“槿花篱”的旁景,或者竟是这女子撒了一个谎:“家可远哩,在芭蕉深处。”结句的答话,将全词的静景一下子点活了。原来“画舸”之所以要“停桡”,是因为男子被女子所吸引;槿篱竹桥,也几等于北方的“桑间濮上”;水上沙上,跃动着初恋者的倩影。
李白有《陌上赠美人》诗云:“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正与此词相近。然一指红楼,一指蕉林,各是自家身分。李清照《点绛唇》有句曰:“和羞走,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与此词的写“回顾”同一笔意。盖“回顾”这一动作最能传女子的娇羞之态,故诗人每每写及。然彼一回顾而依门嗅梅,此一回顾而笑答客问,北国千金与水乡村姑的腔范就判然分明了。
- 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意思翻译、赏析
- 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意思翻译、赏析
- "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全诗赏析
- "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全诗赏析
-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全诗赏析
-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全诗赏析
- "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全诗赏析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全诗赏析
-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全诗赏析
-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全诗赏析
-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全诗赏析
- "凤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全诗赏析
-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全诗赏析
-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全诗赏析
-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全诗赏析
- "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全诗赏析
- "冷冷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全诗赏析
- "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全诗赏析
-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全诗赏析
-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