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标签: 节日 游玩 元宵节《京都元夕》译文
元宵时节,到处都能碰到盛装打扮的游人,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孩童们互相追逐打闹。
我这个穿着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京都元夕》注释
京都:指汴京。今属河南开封。
元夕:元宵,正月十五日晚上。
袨(xuàn)服:盛服,艳服,漂亮的衣服。
华妆:华贵的妆容。
着处:到处。
闹:玩耍嬉闹。
长衫:读书人多穿着长衫。
何为:为何,做什么。
《京都元夕》鉴赏
《京都元夕》是金朝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金代京都元宵佳节人山人海,人们盛装出游的欢快气氛。全诗浅白如话却富有情趣,用短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节日的欢乐之情。
开头两句写京都元夕的热闹场面,“袨服华妆”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六街灯火”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前两句用元夕日,街上的人们的装束和举动反衬了汴京一派繁华、升平的气象,也为下文诗人这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都外出游玩,沉醉在游人的欢声笑语,抒发情感作铺垫。
而三句一转,用“长衫”对“炫服华妆”,写到自己竟然也随游人追欢逐乐。一个隐晦的发问,包含着辛酸的自嘲,严峻的自责,同时也是对前面所铺叙的场景的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此时金朝的偏安处境的嘲讽,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危机的担忧。
此诗展现了游人在元宵节游玩的景象,写出了元夕夜的盛世繁华,手法上,用乐景抒哀愤之情,长衫和炫服华妆的对比,含蓄动人,意味深长。
《京都元夕》创作背景
公元1225年,即金哀宗正大二年,当时诗人家住登封县,他自己在汴京任国史院编修官,来往于汴京与登封之间。这年他在汴京度元夕,看到元夕之时京都的繁华,写下了这首诗。
-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意思翻译、赏析
-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意思翻译、赏析
-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全诗赏析
-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歌声未尽处,先泪零。”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落阵处乱蓬蓬,着伤处闹茸茸
-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善若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魂牵梦萦。”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