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5-17 22:18:06阅读:0次
《登幽洲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洲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进士。武后时,官右拾遗。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随武攸宜征契丹,屡进良策不为所用。后解职归里,为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其诗上继建安风骨(扬慎《升庵诗话》:“其词简直,有汉魏之风” ),力扫齐梁颓风。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王运熙语)
本诗作于随武攸宜北征契丹而不为所用之时而降职之时,诗人怀着深沉的人生忧愤而来到幽洲台。此时,诗人独自登台远眺,寰宇苍茫、地老天荒与自己的孤单渺小产生强烈对比,自是感慨万千,胸中块垒层积,仕途的坎坷、怀才不遇,步入中年而一事无成,迟暮之感与怨愤之情交织于心,怎么能不悲从中来,凄然泪下呢?
诗的一、二句写俯仰古今,觉时间的绵长;第三句写登台远眺感时空的辽阔。在时空无限的背景中,最后直抒胸襟,倾泻郁积内心深处的悲怆。时间的无穷无尽,空间无边无际,而人类永远只能把握“现在”.与没有穷尽的时间相比,人只是朝生暮死的蝼蚁;同浩瀚无垠的宇宙相比,人只不过是随风飘浮的一介尘埃。在永恒无涯的时空之中,人不过是须臾过客。诗人因感到时空的无限与人生的有限和微小,继而派生出人生的孤独与悲凉。于是,“独怆然而涕下”不能自已。
本诗似乎脱胎于《楚辞》屈原的《远游》。《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我不闻。”虽同为揭示了一种深邃的时空意识,然而陈的诗更苍茫遒劲。其诗高妙在于:舍弃了一切个人人生不幸遭遇的具体描写,把人们引入“纯粹”的宇宙时空中。因此,对宇宙的浩淼、人生的无常的喟叹进行了高度概括,从而上升到最能激荡人心的“同人类感受”.因此而获得了超越时空的审美价值,成为震古烁今的千古绝句。
猜你喜欢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意思翻译及赏析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赏析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意思及赏析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成语组词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思翻译及赏析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全诗赏析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全诗意思及赏析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赏析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赏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词的背景故事与赏析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幽州台歌》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 怆然涕下
最新推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