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苏轼 > 

《江城子》苏轼词翻译赏析:凤凰山下雨初晴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5-17 21:43:19阅读:0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有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

    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从结构上看,这一表面写景,而实则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真可说是天衣无缝。据《墨庄漫录》,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喻写她,不仅准确,而且极有情趣。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二客呆视不动的情状。

    下片则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甚、极的意思)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此下再进一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最后再总括一句,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词写到这里,把乐曲的哀伤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

    与此同时,“依约是湘灵”这总绾乐曲的一句,又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好。词的最后,承“依约”一句正待写人,却又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正面去描写人物,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山间水际。“”人不见,数峰青“两句,用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那样的自然、贴切而又不露痕迹。它不仅意象动人,而且结构上还暗承”依约是湘灵“一句,把上下用典结合起来。”数峰青“又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晏几道
  • 李清照
  • 周邦彦
  • 秦观
  • 姜夔
  • 范仲淹
  • 贺铸
  • 张先
  • 王安石
  • 吴文英
  • 范成大
  • 杨万里
  • 黄庭坚
  • 陆游
  • 刘过
  • 林逋
  • 黄公度
  • 刘辰翁
  • 苏辙
  • 宋祁
  • 陈亮
  • 史达祖
  • 王沂孙
  • 寇准
  • 张炎
  • 晁补之
  • 戴复古
  • 文天祥
  • 朱熹
  • 苏洵
  • 李之仪
  • 曾巩
  • 毛滂
  • 叶绍翁
  • 黄裳
  • 王观
  • 万俟咏
  • 梅尧臣
  • 张耒
  • 张元干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