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原文及译文赏析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①之之谓义,由是而之②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③为仁孑孑④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节选自韩愈《原道》)
【注释】①宜:合宜,恰切。《礼记·中庸》:“义者,宜也。”②之:往。③煦煦:和蔼可亲的样子。这里指小恩小惠。④孑孑(jié):谨小慎微的样子。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博爱之谓仁
(2)老子之小仁义
14.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彼 以 煦 煦 为 仁 孑 孑 为 义 其 小 之 也 则 宜。
15.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16.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与自己所说的“道德”含义是否一致,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
13.(1)谓:叫作,称作。(2)小: 认为……小,轻视。(每词1分,计2分)
14.彼 以 煦 煦 为 仁/ 孑 孑 为 义 /其 小 之 也 则 宜。(每断对一处得1分,计2分)
15.(好比)坐在井里看天的人,说天很小,其实天并不小。(大意正确即可,计2分)
16.不一致。理由是: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是抛开了仁义而言,只是他一个人的说法(1分),而自己所说的“道德” 是包括仁义,是天下人所共同承认的道德(1分)。(大意正确即可,计2分)
参考译文
博爱叫做“仁”,恰当地去实现“仁”就是“义”,沿着“仁义”之路前进便为“道”,使自己具备完美的修养,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就是“德”。仁和义是意义确定的名词,道和德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而德有吉德和凶德。老子轻视仁义,并不是诋毁仁义,而是由于他的观念狭小。好比坐在里井看天的人,说天很小,其实天并不小。老子把小恩小惠认为仁,把谨小慎微认为义,他轻视仁义就是很自然的了。老子所说的道,是把他观念里的道当作道,不是我所说的道。他所说的德,是把他观念里的德当作德,不是我所说的德。凡是我所说的道德,都是结合仁和义说的,是天下的公论。老子所说的道德,是抛开了仁和义说的,只是他一个人的说法。
-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阅读答案及翻译
- 博爱之谓仁文言文翻译
- 《范蠡谓先为之征其事不成》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今日之谓也
- 其是之谓乎!
-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文言文《自见之谓明》附答案及译文
- “秦王谓唐雎曰”原文及译文赏析
-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全诗意思及赏析
- “初,权谓吕蒙曰”原文及译文赏析
- 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
- 一之谓甚成语组词
- 一之谓甚成语组词
- 《范蠡谓人事至而天应未至》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博学之,审问之”原文及译文赏析
-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 名为野人之家,是谓愚公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