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期中国向何处去,一直为世人瞩目。在有答案之前,必先对中国社会的隐性与显性的特点有所认识。为更好理解此一时期的时代特征,窥视未来前景,著名学者王学泰先生接受了访谈。 “小说教”里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18) 评论(0)
-
在古代,“冤家”这个词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指仇人,另一种是指伴侣或情人。这样看起来,“冤家”一词的含义很是有趣,以“冤家”比喻仇人,比如“冤家路窄”、ldquo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128) 评论(0)
-
我本新丰翁,常说新丰事。醉翁不贪杯,且道新丰酒。 1979年5月22日,我写了一篇文史小品《新丰与新丰酒》,后来刊登于《西安晚报》副刊,惹得陕西省轻工业厅与临潼县的朋友频频打问新丰酒的来龙去脉。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15) 评论(0)
-
首位为尊,次位为客。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礼仪修养的国家,每一个小孩子在刚懂事的时候,家长都会教他一些餐饮礼仪。而《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的四大贵族家庭的繁荣与衰败的故事,客观的还原了当时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8) 评论(0)
-
1 身份不同各有定点医院 秦汉以来,医药事业不断进步,“医在王官”的制度日益完善。试以唐宋为例,作一个概观。 唐代的医药行政,隶属于礼部的祠部掌管,相当于中央卫生总署。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92) 评论(0)
-
孔子认为孝之以礼是对子女孝敬外在形制上的期待,作为子女的更需要注意保全自己健康的身体,这是孝内在本质的要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孟武伯问怎样做是孝,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12) 评论(0)
-
入学礼仪式现场 学习古代叩拜仪式 小朋友行拜师礼 老师给小朋友朱砂开智 中国江苏网8月24日讯(记者韦轶婷)“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等相提并论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83) 评论(0)
-
公元936年春夏之交,驻扎在太原的后唐帝国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终于跟他名义上的小舅子——皇帝李从珂闹到了彻底翻脸的地步。跟皇帝翻脸就意味着造反,后果当然很严重:他的亲弟、堂弟、两个儿子在首都洛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54) 评论(0)
-
说及苏轼,世人无不高山仰止。 后世推崇苏轼,盖其手创之不朽文化功业。他的诗词、散文、书法,堪称“三绝”,立极宗师;而他的性情之淡泊,性格之洒脱,累处逆境却不改忠君爱民,甘为苍生造福的高古风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91) 评论(0)
-
宋苏汉臣婴戏图页(资料图) “全面二孩”经过多年争论终于尘埃落定,很多有条件的家庭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那么,在古代,关于生育问题有没有明确的规定呢,是否也实行过计划生育?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0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