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标天远接龙溪,黯黯青山月欲低。千载羁魂应不怨,诗荒开遍夜郎西。”这是贵州第一位侗族进士龙起雷作的《王少伯墓》的诗句。大意是:有王昌龄墓的龙标山在天际边远远连接着他被贬谪时所过的龙溪,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23) 评论(0)
-
这一年北京的高考,对于全国各地的考生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整个中国改革的元年,我们看到高考语文的改革具有一种标志性的意义,无论从难度上,从命题形式上,从整个试卷的分数分配上来看,都可以体现出几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54) 评论(0)
-
中国文学在韩国人眼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感觉:一种是很熟悉,另一种是有点陌生。具体而言,中国古典文学让我们感到很熟悉、很亲密,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让很多韩国人还是感到有点陌生。 一 与以前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185) 评论(0)
-
扪心自问,我们一生之中,遇人无数。可又记得多少与他人的初次相逢?记得的,或是对于我们有特殊的情谊,或是初见那一幕场景发生了难忘的故事,涌动着扣人心弦的真情吧。 而这,恰恰是文学作品的“英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21) 评论(0)
-
今日中国,国民教育程度较之古代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面对国民教育程度与汉字书写能力成反比的局面,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矛盾如何解释?一方面,电脑的普及、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78) 评论(0)
-
对于高考阅卷工作,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该是阅卷的认真程度和公平性。在古代,大家肯定也是这么个心情。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曾是中国科举最大的考试场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阅卷中心。那么,古代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186) 评论(0)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昨天上午,岳阳楼前瞻岳门下,传出一阵阵琅琅的诵读声。来自海峡两岸10个城市的1000余名家长和孩子齐聚岳阳,参加“2015第四届两岸洪淑慧亲子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58) 评论(0)
-
这不是穿越,而是中国历史的真实一幕。事情是这样的,白居易所描写的杨贵妃并不是真实的杨贵妃,而是根据《诗经》所描写的卫国夫人“硕人”的风韵容貌来刻画的。也就是说,白居易的“杨贵妃r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17) 评论(0)
-
先秦兵学战略思想是先秦军事实践丰富经验的结晶,其讲道义、重实力、占先机、求全胜的思想内容可以说是我国传统兵学的精华。这四个方面的思想内容及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中华先民对国家力量博弈本质关系的独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94) 评论(0)
-
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与中国古典文学名家缪钺十年合作撰述的《灵谿词说正续编》近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灵谿词说正续编》完整再现了《灵谿词说》这部词学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57)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