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贵州卫视原创打造的国学竞技类节目《最爱是中华》第二季于上周首播,节目不仅在选手的知识储备上进行了升级,纪连海、康震、毛佩琦三位国学导师间的互动也比上一季更具看点。比知识、拼人气、晒幽默,选手、导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57) 评论(0)
-
文汇读书周报讯日前,“复旦大学第三届文学评点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美国斯坦福大学王靖宇教授、韩国高丽大学崔溶澈教授和全南大学李腾渊教授、中国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林雅玲教授等研究文学评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75) 评论(0)
-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几千年来,中华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习近平表示,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 中国书法正日益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97) 评论(0)
-
清代台湾民生 说起番薯,它与花生、玉米等食品一样,也是一种外来物种,但在清代人口爆炸式增长而耕地面积所增有限的情况下,它成为下层百姓填饱肚子,支持生存的重要食品。所以我们要讲清代食品,就不能不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14) 评论(0)
-
中国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出现过很多不同的名称,不同朝代的这些名称也叫“国号”。随着朝代的更迭,“国号”一直在不断地变换,从上古第一个国号“夏”起,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135) 评论(0)
-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考试自隋朝始至清朝终,这个古代的“高考”更是令人纠结,多有失意者。 这些失意者大致分两类,禁考和落榜。禁考即被剥夺了考试资格,大诗人李白就是禁考的受害者。据说,被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02) 评论(0)
-
一个中国人,如果脑子里不装上些古诗词,就很难叫有文化;一个官员,如果没读过四大名著,不懂点唐诗宋词,就无法与群众对话;一个作家,倘若背不了几十篇古文、几百首古诗词,他写的东西就没“根”,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97) 评论(0)
-
1959年7月,钱穆向叶龙颁发硕士学位文凭 1956年,钱穆先生出席新亚书院九龙农圃道校舍奠基典礼时在台上致词 “直至今日,我国还未有一册理想的《中国文学史》出现,一切尚待吾人之寻求与创造。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738) 评论(0)
-
张阳 龙之风采私塾五大道校区 龙之风采私塾檀府校区 渤海早报记者刘国栋文并图 大一时便淘得人生第一桶金20万元,不料上当受骗化为乌有;为梦想转战各地拍戏,又险些丧命黄河;最终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78) 评论(0)
-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座谈时说,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诗词曲赋是中华民族最重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794)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