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张常信《圆明园残柱》诗词原文及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5 19:34:11阅读:0

圆明园残柱

张常信

虽残断而不跪

(选自《全国诗歌报刊集萃》1989年卷)

【赏析】

圆明园,一个耻辱的象征,一块仇恨的伤痕,一个永不会遗忘的噩梦!古老的历史在这里沉淀,过去与现在在这里断裂,每年、每月、每天,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庄重地去凭吊它,瞻仰它,然后心情沉重地黯然离去……

诗人无疑与每一个炎黄子孙一样,从这里踱过,在这里徘徊,又默默地离去。可是他以诗人独特的眼光,以哲人睿智的头脑,在那圆明园的残柱上刻下了六个大字:虽残断而不跪!

是的,灾难深重的中华大地上,有过无数次地被侵略、无数次的流血、无数处的伤痕,可是强盗终于被打倒了!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仍是那个伤痕累累却坚贞不屈的中华民族!残柱啊,你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你竟是那样神秘!那样神圣!

这首小诗短到极致,只有六个字,语言也极朴素,只用了一个形容词“残”,但是它充分发挥了中国艺术的“空白”效应。诗人把这六个字纳入现实与历史的大背景中,融入民族精神的胚胎中,让读者的想象力去尽情驰骋,那么它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则无穷无尽了。古代绝句创作要求“语近情遥”,“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这首小诗可谓深得个中奥妙。

(马茂军)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