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劝学用典名句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习近平同志把读书视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认为读书能有“三让”——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好、接受力强,应当抓紧读书。他自己就是在年轻时通读马列著作,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插队下农村的7年里,打下了一生的知识根基。因此他在许多场合都勉励年轻人,要不负光阴、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中年的时候,精力旺盛、视野开阔,应该努力拓展读书的广度和深度,打牢一生的学问基础。年老的时候,时间充裕、阅历丰富,要有锲而不舍常读常新的态度、百读不厌的劲头,在读书世界里感悟人生、乐以忘忧。
■原典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释义
这是《说苑》中的一个故事:晋平公一次问盲乐师师旷:“我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师旷答道:“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平公听了很生气:“哪有做臣子的取笑君主的呢?”师旷说:“盲臣哪敢戏弄君主呢?我曾听说过,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光鲜明亮;壮年时好学,如同中午的太阳一样炽热似火;老年时好学,就像用蜡烛照明一样,在黑暗中闪光。点蜡烛走路,与摸黑行走相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不禁赞道:“说得好啊!”
师旷用“日出”“日中”“炳烛”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和人生学习的三个阶段,鼓励人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引用了师旷的这个比喻:“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老年人读书学习“如秉烛夜行”,不学就会“瞑目而无见”。可见,老而好学还是很有意义的。
古代汉语中,有“炳烛”“秉烛”两种用法,如“炳烛之明”“秉烛夜行”。现代汉语中,仅用“秉烛”一词,如“秉烛待旦”。
- “荀爽字慈明,幼而好学”原文及译文解析
- 剖而食之甜如蜜。
-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文言文训练
- “荀爽字慈明,幼而好学”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 缭而曲,如往而复
-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为政用典名句
-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为政用典名句
-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劝学用典名句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好学不倦成语组词
- 敏而好学成语组词
- 好学不倦成语组词
- 司马光好学注音版 司马光好学拼音版
- 如日月之光明。
-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天下用典名句
-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敬民用典名句
-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颜回好学》原文及译文赏析
- 笃信好学成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