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为政用典名句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
——《摆脱贫困·从政杂谈》等文中引用
■解读
改革越深入,就越面临重重险阻、种种挑战,何以劈波斩浪、乘风而行?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应该始终坚持的方法论。权衡大小急缓,才能分清主次;做到上情下达、内外有别,才能有条不紊。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个领域的改革都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全盘活,单兵突进、孤军深入就会顾此失彼。因此,既要有敢闯敢试、激流勇进的精神,也要有稳扎稳打、谋定后动的状态;既要有只争朝夕、锐意进取的担当,也要有审时度势、静水深流的功夫。该前期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否则就会失去章法、打乱节奏,甚至出现大的颠簸。把握好重大改革的次序,优先推进基础性改革,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才能做到“蹄疾而步稳”。
■原典
穆公曰:“诚如先生之言,遂可以霸天下乎?”蹇叔对曰:“未也。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夫审大小而图之,乌用贪?衡彼己而施之,乌用忿?酌缓急而布之,乌用急?君能戒此三者,于霸也近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
■释义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改编的长篇历史小说。该书以“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为主线,描写了从“宣王中兴”到秦灭六国这段历史。
在《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中,秦穆公问大臣蹇叔:怎样才能称霸天下?蹇叔回答:要称霸天下,必须做到毋贪、毋忿、毋急这“三戒”。蹇叔认为:贪婪反而失去更多,气愤招致灾难,性急容易受挫。并指出正确的方法:“审大小而图之”“衡彼己而施之”“酌缓急而布之”。如果能审视目标的大小量力而行,何必还要贪呢?如果能衡量敌我的力量采取行动,何必气愤呢?如果能斟酌情况的缓急处理问题,何必着急呢?做到这“三戒”,离称霸天下就不远了。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意思就是:要权衡大事小事、急事缓事,抓大事不放,抓急事先办;要沟通上下内外,做到上情下达、内外有别,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用典名句
-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劝学用典名句
- 虚而虚之
- 弦而鼓之
-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 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
- 荀子名言·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立德用典名句
-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 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
- 礼上下而接山川,究休佑之所用
- 而陛下何不为之?官有职掌,先年职守之正、职守之全而未行之
-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顷襄王怒而迁之
- 取我衣冠而褚之。
- 老将知而耄及之。
- 取我田畴而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