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修德》翻译与解读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6 23:23:25阅读:0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修德》翻译与解读

善建者不拔01,善抱者不脱02,子孙以祭祀不辍0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04;修之于家,其德有馀05;修之于乡,其德乃长06;修之于邦,其德乃丰07;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08

故以身观身09,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10?以此11

今 译

善于立德者,不拔其根;善于抱持其德者,不会解脱。这样子孙世代祭祀先祖宗庙就不会断绝。修德其身,则真实无伪;修德其家,则积善有馀庆;修德其乡,为一乡所尊;修德其国,泽及其人更多;修德于天下,惠及其人更加普遍。

所以,以我身立德,示范他人立德;以我家立德,示范他家立德;以我乡立德,示范他乡立德;以我邦立德,示范他邦立德;以我之天下立德,示范域外天下立德。我是怎么知道天下的呢?就是使用这种方法。

评 议

本章主旨在于劝善立德。老子劝导人君要“善建”、“善抱”,为身为家为乡为邦为天下立德。老子认为积善成德,子孙即能祭祀不绝,久视长存。宋代林希逸认为老子劝人立德的方法就是:“即我一身而可以观他人之身,即我一家而可以观他人之家,即我之乡而可以观他人之乡。推之于国于天下皆然,言道之所用皆同也。以此者,道也。以道而观,则天下无不然。”(《老子鬳斋口义》)这里“以观他人之乡”之“观”字,是“示范”之意。只有这样解读林希逸这段文字,才是正确。

注释



01 建:立也 (河上公说)。拔:引拔也 (河上公说)。句谓:善于立德的人,不拔德根。

02 抱:抱持。楚简本作“保”,各本皆作“抱”。 脱:解脱 (河上公说)。句谓:善于抱德者,不解脱。

03 辍:楚简本作“顿”。韩非《解老》、帛书乙本作“绝”。严遵本、王弼本、傅奕本作“辍”。句谓:子孙世代祭祀先祖宗庙,不会停绝。按意谓能久视长存。

04 真:真实。林希逸曰:“修诸身,则真实而无伪。”

05 家:吴澄曰:“家者,一身之上,九族之内。” 馀:馀庆。林希逸曰:“修诸家,则积而有馀庆。”

06 长:有二解:其一,尊也。林希逸曰:“修诸乡,则为一乡之所尊。”其二,加长也。吴澄曰:“长者,视一家又加长也。”

07 丰:盛也。林希逸曰:“修诸国,则其及人者愈盛。”

08 普:遍也,普博也 (河上公说)。楚简本、帛书乙本 (甲本缺)、傅奕本作“溥”。韩非《解老》、河上公本、严遵本、王弼本皆作“普”。

林希逸曰:“修诸于天下,则其及人也愈遍。”

吴澄曰:“修之于家于乡于邦于天下者,自近及远,人人各修其德也。”

09 观:示范。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曰:“观,示也。”

10 之:楚简本、韩非《解老》、帛书乙本、河上公本、傅奕本皆作“之”。严遵本作“其”。王弼本无“之”字。

11 以此:谓就用这种方法观察天下。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