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乘轻舟以浮于五湖》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范蠡乘轻舟以浮于五湖
【原文】
反至五湖,范蠡辞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王曰:“不穀疑子之所谓者何也?”对曰:“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臣所以不死者,为此事也。今事已济矣,蠡请从会稽之罚。”
王曰:“所不掩子之恶,扬子之美者,使其身无终没于越国。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范蠡对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浃日而令大夫朝之[1],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曰:“后世子孙,有敢侵蠡之地者,使无终没于越国,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2]。”
【注释】
[1]浃(jiā)日:十天。按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从甲至癸为一轮,正好十天。
[2]皇天后土:泛指天地。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古时候人们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地主:这里指地方的官员。
【译文】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返回五湖,这时范蠡向越王勾践请辞,说:“国君您努力勤勉治理国家吧,我就不回越国了。”越王勾践很诧异地问道:“我很疑惑先生您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范蠡回答说:“我听说,做臣子的,如果国君忧虑,臣子就要为国君分担忧虑并为国君操劳,如果国君受到了侮辱,臣子就要为国君而死。当年,国君您在会稽时遭受兵败之辱。那个时候我之所以没有为您去死,是为了留着性命报仇,如今大仇已报,我请求补上我原本在会稽就应该受到的惩罚。”
越王勾践说:“回到越国以后,如果有谁敢不原谅你的过失,不赞扬你这些美德,我会让他们在越国身死而不得善终。你一定要听信我所言,跟我回去,而且我还要跟你一起共同分担治理越国的政事。如果你不听我的话,不但要将你杀死,连你的妻子也要遭受杀戮之刑。”范蠡回答说:“您的命令,我听到了。您可以按照您的命令行事,不过我也可以按照我的想法行事。”于是,范蠡就乘着小船在五湖上乘舟泛游而去,没有人知道他最终去了哪里。
后来,越王勾践命令工匠用上等的金属制成范蠡的雕像,每天早朝都会以礼相拜,同时命令朝中的大夫们每隔十天朝拜一次,并把会稽山四周三百里的土地划为范蠡的封地,下令说:“后世子孙,如果有谁敢侵犯范蠡这片封地的,那么我会让他在越国不得善终,此言天地为证,四方的官长也共同为此做证。”
- 《宋襄公赠重耳以马二十乘》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范蠡劝勾践无蚤图吴》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范蠡谓先为之征其事不成》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全诗意思及赏析
- 《范蠡谓人事至而天应未至》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范蠡进谏勾践持盈定倾节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范蠡谓人事与天地相参乃可以成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楚成王以周礼享重耳》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枚乘《梁王菟园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他时随范蠡,一棹五湖清。
- 枚乘《七发》原文、译文、赏析
- 题范蠡五湖杜陵浣花(其一)
- 南乡子·乘彩舫原文_《南乡子·乘彩舫》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南乡子·乘彩舫赏析_古词
- 二子乘舟原文_《二子乘舟》拼音注释和译文_二子乘舟赏析
- 《孔丘非难季康子以田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 五湖范蠡才堪重,六印苏秦道不同。
- 好同范蠡扁舟兴,高挂一帆归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