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全诗赏析
孤舟夜泊东游客,恨杀长江不向西。
gū zhōu yè bó dōng yóu kè ,hèn shā zhǎng jiāng bú xiàng x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黄鹤楼:在湖北省武昌县,民初毁于战火,今犹有遗迹在。此楼之得名有一个传说,据说有一个仙人费文袆乘着黄鹤云游三川五岳,常驻足于此,后人便在这里筑楼而以黄鹤名之,唐人写黄鹤楼的很多,最有名的莫过于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了。
汉阳:湖北省县名,武汉三镇之一,和武昌隔江相对。在今湖北汉水下游南岸,长江以北,今属武汉市。
东游客:乘船东下的友人。
恨杀:“杀”通“煞”,恨极了。
赏析
李梦阳,字天赐,后来改为献吉,号空同子.他是「前七子」的领袖,主张拟古,「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一生作诗,奉杜甫为圭臬,但七言绝句的风格,与李白的雄浑狂放较为相近,像:
滕王阁下江千尺,一曲沧浪万古情.(〈别李生〉)
挂帆明日忽南去,影落龙江五色云.(〈送王韬〉)
皆是铿锵有力,气象雄伟,绝少女儿婉约风貌.就此点来说,李梦阳的诗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夏口夜泊别友人〉的诗题其实可以去掉「别友人」三字,因为诗本身全不关别友人之事.诗的前半即以〈黄鹤楼〉、「汉阳城」扣住诗题的「夏口」,显然崔颢的〈黄鹤楼〉诗在李梦阳夜泊夏口之时起了作用,至少「汉阳树」被他关注了.在这里,除了点出时空,多少还为「客」心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背景:日欲低、乱乌啼,前者诚如孟浩然诗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后者在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中也可体会一二.总之,那绝不能令人赏心悦目.
后面两句在一个方位的强烈对比中透露出浓郁的乡愁,一个向东漂泊的旅人,一叶孤舟,夜裏停靠在这麼一个颇负盛名之地,西望故园,升起的是家园的悬念,怪不得他会「恨杀长江不向西」了,如果长江向西,那麼明朝挂帆去,便可一路回到日夜思忆的家园,无可奈何它日夜不息的向东流,往后是渐行渐远了,归去是愈来愈不易了.
「客愁」是此诗的主题,但我们是从字裏行间体会出来的,这是诗的表现成功.
赏析二
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诗写客舟夜泊夏口送别友人的孤寂之情。
首联:“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描写夏口夜泊时的景色:黄鹤楼前,夕阳即将沉落;与黄鹤楼隔江相对的汉阳城,绿树迷蒙,归鸦纷飞乱叫。此景的情调氛围,既沉寂暗淡,又迷乱喧闹,暗示友人别去后作者的复杂心绪。尾联抒情,东游客,作者自称,点明作者夜泊为的是明日继续东游,而友人离去是西游亦不言自明。作者曾与友人在舟中欢聚,友人离去后倍感落寞。“孤”字即是作者心情的点睛之笔。于是,从他的内心深处,自然发出:“恨杀长江不向西”的怨恨之语。长江总是向东流入大海,不管作者怎样恼恨,它也不可能掉头向西。作者此语,是痴语,极荒唐无理。然而正如清人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所云:“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正是如此痴语,才能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后悔未与友人继续同游的心理,收到“无理而妙”的特殊艺术效果。
-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全诗赏析
- "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全诗赏析
- "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全诗赏析
-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全诗赏析
-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全诗赏析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全诗赏析
-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全诗赏析
- "春思乱,芳心碎"全诗赏析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全诗赏析
-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全诗赏析
-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全诗赏析
-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全诗赏析
-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全诗赏析
-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全诗赏析
-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全诗赏析
-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全诗赏析
-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全诗赏析
-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全诗赏析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全诗赏析
- "天相汉,民怀国"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