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全诗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1-13 18:34:45阅读:0次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qiū bī àn chóng tōng xī xiǎng ,zhēng yī wèi jì mò fēi shuā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赏析
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长啊!”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无不引动并加重着她的凄清孤寂的感情,并且写出了秋夜十分漫长、寂静、清冷的特点。
在失眠的长夜里,暗处的秋虫通宵都在鸣叫着。听着听着,她突然想到该是给丈夫准备寒衣的时候了。诗歌三四两句琅琅上口,照应了诗题,暗示秋虫鸣叫时间之长,暗示了思妇(作者)对征人的关切和思念。第三句中的“通夕”二字明是写秋虫的鸣叫的时间之长,实际是暗示思妇通宵达旦未能成眠。“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秋虫的叫声,衬出思妇难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妇转而想到丈夫没有寒衣,自然地引出了抒情的末一句。第四句“征衣未寄莫飞霜”是思妇内心的独白。她既是在向老天爷求告,又是在径直命令上天。无论是求告还是命令,都可以从这天真的出语中窥见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
这首诗采用了画龙点睛的写法。前三句虽然是以情取景,但若没有末一句的点题,读者既无法领会景中之情,也不可能知道全诗主要抒写什么感情,诗中的主人公又是谁。最后一句响起思妇情浓意深的一片心声,才揭开了全诗的主旨:原来诗人在《秋夜曲》中所要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思妇心上的那根悠思绵绵的情弦。
猜你喜欢
-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全诗意思及赏析
-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全诗赏析
-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全诗赏析
-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全诗赏析
-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全诗赏析
-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全诗赏析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全诗赏析
-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全诗赏析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全诗赏析
-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全诗赏析
-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全诗赏析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全诗赏析
-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全诗赏析
-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全诗赏析
-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全诗赏析
- "何计长来此,闲眠过一生"全诗赏析
-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全诗赏析
-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全诗赏析
最新推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