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陈文述《夏日杂诗》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5-17 22:22:44阅读:0次
夏日杂诗 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作者简介
清代诗人陈文述,浙江钱塘人,嘉庆五年举人。陈文述早年诗学西昆,崇尚艳词丽句。晚年,敛华就实,这首《夏日杂诗》是他诗风渐趋淡雅的代表作。
注释
1、枕簟[diàn] :枕席。
2、玉漏:玉做的计时器。
赏析
炎夏已逝,秋凉将至。“暑气微消秋意多”,爽身清凉的感觉,令人惬意称心。对此,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喜气洋洋的吟咏。陈文述的这首诗,对秋凉降临的描绘别出心裁,创造了一个清丽奇趣的意境,令人难忘。“水窗低傍画栏开”,临水敞窗,这是感受秋凉最敏感的典型环境。“枕簟萧疏玉漏催”,簟,竹席。萧疏,凉爽之意。白居易诗云:“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秋凉爽身的快感,首先来自寝卧的枕席。讲得浅白,人人同感,倍增亲切。“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这是两句别致精彩的好诗,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凉到梦境,看似无理,实则多情。梦境犹凉,形容凉得温存,凉得亲昵,凉得体贴入微,凉得惬意称心。这两句诗对秋凉的描绘巧思奇妙,已入化境。元代盍西村《莲塘雨声》中有诗句云:“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写的是荷上雨声,惊破好梦;陈文述写的是荷上雨声,为梦送凉,一动一静,悉成妙缔。
荷叶细雨,是诗人描写秋凉的钟情对象。你看,夏日将尽,“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苏轼)初秋来临,“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秋夜方长,“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秋残冬至,“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荷是秋色的使者,雨是凉意的先声,描写动人,全因情景贴切。意境创造的成功,全在景真意切,景真意切方能境丽情长。
荷叶细雨,与秋凉同位。荷叶送秋声,雨声凉入梦。一旦,“荷尽已无擎雨盖”,荷枯雨歇,秋天也就结束了,冬天已经来临。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作者简介
清代诗人陈文述,浙江钱塘人,嘉庆五年举人。陈文述早年诗学西昆,崇尚艳词丽句。晚年,敛华就实,这首《夏日杂诗》是他诗风渐趋淡雅的代表作。
注释
1、枕簟[diàn] :枕席。
2、玉漏:玉做的计时器。
赏析
炎夏已逝,秋凉将至。“暑气微消秋意多”,爽身清凉的感觉,令人惬意称心。对此,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喜气洋洋的吟咏。陈文述的这首诗,对秋凉降临的描绘别出心裁,创造了一个清丽奇趣的意境,令人难忘。“水窗低傍画栏开”,临水敞窗,这是感受秋凉最敏感的典型环境。“枕簟萧疏玉漏催”,簟,竹席。萧疏,凉爽之意。白居易诗云:“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秋凉爽身的快感,首先来自寝卧的枕席。讲得浅白,人人同感,倍增亲切。“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这是两句别致精彩的好诗,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凉到梦境,看似无理,实则多情。梦境犹凉,形容凉得温存,凉得亲昵,凉得体贴入微,凉得惬意称心。这两句诗对秋凉的描绘巧思奇妙,已入化境。元代盍西村《莲塘雨声》中有诗句云:“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写的是荷上雨声,惊破好梦;陈文述写的是荷上雨声,为梦送凉,一动一静,悉成妙缔。
荷叶细雨,是诗人描写秋凉的钟情对象。你看,夏日将尽,“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苏轼)初秋来临,“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秋夜方长,“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秋残冬至,“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荷是秋色的使者,雨是凉意的先声,描写动人,全因情景贴切。意境创造的成功,全在景真意切,景真意切方能境丽情长。
荷叶细雨,与秋凉同位。荷叶送秋声,雨声凉入梦。一旦,“荷尽已无擎雨盖”,荷枯雨歇,秋天也就结束了,冬天已经来临。
猜你喜欢
-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意思翻译、赏析
-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意思翻译、赏析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意思翻译、赏析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意思翻译、赏析
-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全诗赏析
- 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全诗赏析
- 《洪桥客窗枕上》翻译_赏析_作者陈郁
- 朱栏芳草绿纤纤,欹枕高堂卷画帘。
- 《夏日杂诗》赏析
- 《惜红衣·簟枕邀凉》赏析
- 更残银漏急,天淡玉绳低。
-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意思翻译、赏析
-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意思翻译、赏析
-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全诗赏析
- 春日杂诗
- 夏日杂诗
- 春日杂诗
- 《答王雪窗惠诗》翻译_赏析_作者陈郁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