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老子·民之饥章(原第七十五章)》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老子·民之饥章(原第七十五章)》原文鉴赏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①,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②,是以难治;民之轻死③,以其求生之厚④,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⑤。
【注释】 ①上:统治者。 ②有为:政令烦苛,随意妄为。 ③轻死:轻易地冒生命危险。 ④求生之厚:奉食奢厚。 ⑤贤:胜。贵生:珍视生命而厚养之。
【今译】 人民之所以有饥饿,就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因此陷于饥饿;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就是由于统治者随意妄为,因此难治理;人民之所以轻易地拿生命去冒险.就是由于统治者过分追求养生的厚禄,逼迫人民去冒死而求生。只有恬静淡泊不过分看重生命,这才胜于珍惜生命。
【集评】 晋·王弼《老子注》:“言民之所以僻,治之所以乱,皆由上不出其下也。民从上也。”
【总案】 此章似一篇简短的演说辞,又似一纸有力的控告书。虽字数不多,却字字干钧,句句生火,全章放射出强烈的反抗光芒。
此章最能反映老子对当权者的批判精神。人民的饥饿,是统治者造成的;人民的不安与反抗,是统治者造成的;人民轻生冒险,也是由统治者造成的。归根结底,都是由于统治者为了取得丰厚的养生之资,以致于造成民不聊生,万众怨恨。老子言下之意,如果如此,人民将会起来推翻你们,让你们彻底失去一切,包括生命。所以老子在结束句中暗示:只有恬淡无为,不激起民怨,上下安平,国运长久,统治者也可长寿,这要比你们只重视物质上的享受好得多啊!
这是老子无为思想的运用,也是老子对于“贵生”观念的新解。
- 《先秦散文·老子·大成若缺章(原第四十五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民不畏死章(原第七十四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小国寡民章(原第八十章)》原文鉴赏
- 《老子·第七十五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先秦散文·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章(原第二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信言不美章(原第八十一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以道佐人主者章(原第三十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知人者智章(原第三十三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欲歙固张章(原第三十六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其安易持章(原第六十四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三十辐共一毂章(原第十一章)》原文鉴赏
- 《老子·第十五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老子·第七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老子·第三十五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老子·第五十五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老子·第七十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拼音版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注音版及译文
- 《老子·第六十五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老子·第四十五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老子·第二十五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