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老子·三十辐共一毂章(原第十一章)》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老子·三十辐共一毂章(原第十一章)》原文鉴赏
三十辐共一毂①,当其无②,有车之用。埏植以为器③,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④,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⑤,无之以为用。
【注释】 ①辐:车轮中间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毂:车轮中心的圆孔。 ②无:指毂的中空之处。 ③埏:和。埴:土。为:做。器:器皿。 ④户:门。牖(you音有):窗子。 ⑤为利:给人便利。
【今译】 三十根辐条连接在一个轴心上,有了车毂中的空地方,车子才会发挥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具,因器皿中空,才有器皿的用途。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之空,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以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集评】 宋·林希夷《道德真经口义》:“……此三者是譬喻。虚者之为用,故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车、器、室皆实之有利也,而其所以为车为室为器,皆虚中之用。以此形容一‘无’字,可谓奇笔。”
清·成克巩《御定道德经注》:“此章言有无合之之妙。”
【总案】 车子有辐条才成车轮,因轴心中空插入车轴,车子才能运行;有泥土才有器皿,因器皿中空才能盛物;有墙壁才成房子,因凿壁而空安上门窗,才能住人。正因为有了辐条、陶土和墙壁,才成车子、器皿和房子,这是“有”的便利。然而,车子没轴心,器皿不中空,房子没门窗就不会发生作用,所以毂空、器空、墙壁打空——无,方可为用。在老子眼里,不论有无,都在发挥它们各自的用途,但一般人容易发现“有”的作用,而忽略了“无”的作用,故老子要特别突出“无之以为用”。但老子并没因此否定“有”的价值,“有”带来“利”,“利”带来“用”,有“利”才有“用”,“利”是“用”的基础,“用”是“利”的目的。颇具朴素的唯物特色。
全章三例并列,以一语结评,言尽而意不穷。
- 《先秦散文·老子·信言不美章(原第八十一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以道佐人主者章(原第三十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民之饥章(原第七十五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章(原第二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大成若缺章(原第四十五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知人者智章(原第三十三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小国寡民章(原第八十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民不畏死章(原第七十四章)》原文鉴赏
- 《老子·第一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先秦散文·老子·欲歙固张章(原第三十六章)》原文鉴赏
- 《先秦散文·老子·其安易持章(原第六十四章)》原文鉴赏
- 《老子·第十一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辐来辏毂水朝宗。
- 《老子·第十五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老子·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老子·第十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老子·第十七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老子·第三十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那个臣僚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