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陈子龙《秋日杂感(其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5 20:45:54阅读:0

陈子龙

秋日杂感(其二)

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著渔舟?

作者简介 陈子龙(1608—1647年),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江苏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清兵陷南京,他联络太湖民众武装组织,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被公认为“明诗殿军”。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题解 清兵攻入江南后,陈子龙在苏州、松江一带联络当地武装抗清,作战之余,作《秋日杂感》十首,本诗为其中之二。

简析 《秋日杂感》实为一首秋日悲歌,唱出了诗人万千悲痛与感伤。它形象地表明诗人对故国山河深深的眷恋,对惨遭杀戮百姓的同情。全诗沉郁顿挫,哀惋动人,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懑和沉痛。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