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全诗赏析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wéi yǒu mén qián jìng hú shuǐ , chūn fēng bú gǎi jiù shí b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注释
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镜湖:湖泊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赏析
这首诗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这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杜甫《赠卫八处士》)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意思翻译、赏析
-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意思翻译、赏析
-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全诗意思及赏析
-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全诗赏析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全诗赏析
-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全诗赏析
-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全诗赏析
-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全诗赏析
-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全诗赏析
-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全诗赏析
- 消磨岁月
-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全诗赏析
-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全诗赏析
-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全诗赏析
- "故人离别尽,淇上转骖騑"全诗赏析
-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全诗赏析
-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全诗赏析
-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