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全诗赏析
翠色有无眉淡扫。身在西山,却爱东山好。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
cuì sè yǒu wú méi dàn sǎo 。shēn zài xī shān ,què ài dōng shān hǎo 。liú shuǐ jí tiān héng wǎn zhào ,jiǔ lán wàng duàn xī hé dà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鉴赏
这首词写重阳节后,登高饮酒,面对深秋傍晚的景色,排遣思乡怀人的愁怀。“九日黄花”,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饮酒赏菊的季节。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风俗,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赵可这首词中说“九日黄花才过了”,重阳节才过,却又登高饮酒,作者说是“一尊聊慰秋容老”,似乎是为了抚慰秋光。但从词的收尾句“酒阑望断西河道”,却透露了作者的真实心理,实际上是为了排遣思乡怀人的苦闷。作者因重阳节而引起的思乡怀人之情,似乎还萦绕心头,只不过不愿明白对人道出罢了。
这首词的在艺术上最明显的特点是写景的技巧。整首词描绘了一幅广阔的深秋山水图,层次井然。上片写自己的所在的西山,有近景:“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杪”;有中景:“霜树重重青嶂小”。下片写由西山望东山,是远景:“翠色有无眉淡扫,身在西山,却爱东山好”,并且写到西山之间的河流:“流水极天横晚照”。通过多层次的描写,展现了晚秋山水的全景。而这些景物画面的转换和衔接又很巧妙,是一位身在高处的人的观察所见,使读者想到好像一架摄影机从高处移动着镜头,从西山的全景移到山巅的高栋飞云,又转到远处的东山,山下的流水、道路。“青嶂小”,正是从高处所见;“翠色有无”,则是遥望所及,都是从一个中心视点出发拍摄的镜头。词中对整个画面的设色,以素朴的淡色调为主,从平淡中又透出一种丰富;重重霜树的黄叶与白霜,远山似有若无、如蛾眉淡扫一般的浅浅的翠色,流水的青碧和晚照的红色,相映相衬,显示出“秋容”虽老,但却富有特殊的美感。在这种背景之下,词人抒写出一种若隐若现的乡思,使全词形成了一种高旷中略带沉郁的格调。
-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全诗赏析
- "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全诗赏析
-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全诗赏析
-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全诗赏析
-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全诗赏析
-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全诗赏析
-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全诗赏析
-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全诗赏析
-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全诗赏析
-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全诗赏析
-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全诗赏析
- "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全诗赏析
- "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全诗赏析
-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全诗赏析
-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全诗赏析
-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全诗赏析
-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全诗赏析
-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全诗赏析
-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全诗赏析
-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