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唐诗三百首 >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杜荀鹤《再经胡城县》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5-17 22:29:03阅读:0
    【诗人简介】

    杜荀鹤:864-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排行十五,池州石棣(今安徽石台)人。昭 宗大顺二年(891)进士。田君(右应加页旁)镇宣州,辟为从事。天复三年(903),为君(右应加页旁)赴大梁通好朱温,为温所喜,表授翰林学士。生长农村,遭逢乱离,善用近体诗反映民间疾苦、抨击社会黑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有《唐风集》,《全唐诗》存诗三卷。

    再经胡城县①

    杜荀鹤


    去岁曾经此县城,

    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②加朱绂,

    便是生灵③血染成。

    【注释】

    ①胡城县: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县北。

    ②县宰:县令。朱绂(音福):系官印

    的红色丝带,然唐诗中多用以指绯衣。唐制五品服浅绯,四品服深绯。

    ③生灵:生民。

    【评析】

    这首诗对于典型现象的高度概括,是通过对于“初经”与“再经”的巧妙安排完成的。写“初经” 时的所见所闻,只从“县民” 方面落墨;是谁使得“县民无口不冤声”?没有写。写“再经”时的所见所闻,只从“县宰”方面着笔:他凭什么“加朱绂”?也没有说。在摆出这两种典型现象之后,紧接着用“便是”作判断,而以“生灵血染成”作为判断的结果。“县宰”的“朱绂”既是“生灵血染成”,那么“县民无口不冤声”正是“县宰”一手造成的。而“县宰”之所以“加朱绂”,就由于屠杀了无数冤民。在唐代,“朱绂”(指深绯)是四品官的官服,“县宰”而“加朱绂”,表明他加官受赏。诗人不说他加官受赏,而说“加朱绂”,并把“县宰”的“朱绂”和人民的鲜“血”这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联系起来,用“血染成”揭示二者的因果关系,就无比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统治者与民为敌的反动本质。结句引满而麦,不留余地,但仍然有余味。“县宰”未“加朱绂”之时,权势还不够大,腰杆还不够硬,却已经逼得“县民无口不冤声”;如今因屠杀冤民而立功,加了“朱绂”,尝到甜头,权势更大,腰杆更硬,他又将干些什么呢?试读诗人在《题所居村舍》里所说的“杀民将尽更邀勋,便知这首诗的言外之意了。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温庭筠
  • 崔颢
  • 李颀
  • 刘长卿
  • 王勃
  • 杨炯
  • 卢照邻
  • 骆宾王
  • 贺知章
  • 孟郊
  • 贾岛
  • 王建
  • 韦庄
  • 张籍
  • 元稹
  • 许浑
  • 宋之问
  • 张继
  • 李端
  • 卢纶
  • 陆龟蒙
  • 钱起
  • 皮日休
  • 罗隐
  • 李绅
  • 杜荀鹤
  • 冯延巳
  • 鱼玄机
  • 杜审言
  • 薛涛
  • 曹邺
  • 李世民
  • 常建
  • 祖咏
  • 虞世南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